date:2019-07-14
點擊次數:367
又一有關中醫藥的新政策出臺,中醫診所在基本診療上有望得到補助!中醫師一址注冊全城通用!還有各種利好政策紛至沓來,實在讓人歡欣鼓舞!
10月18日(昨天),深圳市衛計委發布了“市衛生計生委等部門關于印發深圳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對于中醫在社會辦醫、執業注冊、公衛服務以及家庭醫生簽約等方面都給予了各種利好措施,其中提到的“對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給予適當補助”、“全面放開中醫師執業地點限制,實施中醫師執業注冊一址注冊全城通用”,更是為中醫藥事業打下了“強心劑”!
▍到2020年,100%社區醫院設立中醫館
《方案》的總體目標中規定 ,到2020年,90%以上區級中醫院達到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水平,85%以上區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達標;100%婦幼保健院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所有的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具備中醫藥服務能力;100%的Ⅰ類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相當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同)設立中醫綜合服務區(中醫館)。老年人和兒童中醫藥健康管理率達到65%。
相比2016年國家版的《關于印發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的通知》(國中醫藥醫政發〔2016〕33號),深圳這次在總體目標方面更加嚴格,標準更高。
▍中醫診所有望得到財政補貼
在補助方面,政府不僅僅考慮了公立醫院,對民營(社會辦醫)醫院也有了投入。
《方案》提到“對社會辦中醫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給予適當補助”,因此,中醫診所在基本診療上有望得到補助!這無疑是吸引社會辦中醫提供基層醫療服務的重要手段。
▍中醫師執業注冊 ?一址注冊全城通用
《方案》指出,“鼓勵支持社會辦中醫、營造公平開放社會辦中醫環境。”
在規劃方面,要求“全面取消對社會辦中醫在選址、距離、數量和醫保定點協議機構數量限制”;
在執業地點方面,提出“全面放開中醫師執業地點限制,實施中醫師執業注冊一址注冊全城通用”;在今年年初,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明確執業醫師“一次注冊、區域有效”。但政策雖然出來了,卻是有的地區落實快,有的地方落實慢,此次深圳明確提出,國家政策得到進一步落實。
同時,對于資金來源方面,“支持社會力量發展境內外連鎖中醫醫療機構,支持國內外醫療健康集團企業來深投資舉辦名中醫診療中心”,引入境外資金,社會辦中醫力量更加多元化。
▍逐年提高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率
在公衛方面,中醫藥會發揮更大作用。《方案》中提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組織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醫藥健康管理服務項目,提高服務效率。
同時,逐年提高重點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醫藥健康管理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應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制定的《健康教育中醫藥基本內容》開展中醫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印刷資料、音像資料的種類、數量、宣傳欄更新次數以及健康知識講座、公眾健康咨詢的次數等方面,中醫藥內容應不少于40%。
▍每個家庭醫生團隊都有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師
在家庭醫生方面,逐步實現每個家庭醫生團隊都有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醫師。
今后,全科醫生和中醫師會成為家庭醫生團隊的“標配”,這對于分診醫療的推進至關重要,中醫師和全科醫生一樣,都屬于目前基層迫切需要的醫療人才資源。
▍5年內每人掌握4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
《方案》要求5年內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轄區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推廣10類30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為每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至少培訓1名適宜技術推廣人員,每人掌握4類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
▍嚴格監督實施進程
這次《方案》規定了具體的驗收時間,要求“2021年3月底前,對我市各區提升工程實施情況進行總體評估,對完成預定工作任務和目標的區進行通報表彰,對達不到目標的區進行通報批評和約談。”
另外,市、區每年度組織一次檢查,督查覆蓋轄區內15%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力爭5年內完成我市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的工作目標。
沒有嚴格的監督和管理,一切好政策都是空談,有獎勵有懲罰,確保所有項目按計劃進行。
在昨天的黨代會中,“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赫然在列,中醫藥事業的輝煌正大步走來,可以想見以后各種有關中醫藥利好政策將會層出不窮,基層中醫藥事業也會迎來嶄新面貌!
深圳市中醫醫療技術目錄
技術類別 | 技術名稱 |
1.針刺類技術 | 毫針技術、頭針技術、耳針技術、腹針技術、眼針技術、手針技術、腕踝針技術、三棱針技術、皮內針技術、火針技術、皮膚針(梅花針)技術、芒針技術、鍉針技術、穴位注射技術、埋線技術、平衡針技術、醒腦開竅技術、靳三針技術、浮針技術、賀氏三通技術、電針技術、針刺麻醉技術、鼻針技術、口唇針技術、子午流注技術、靈龜八法技術、飛騰八法技術 |
2.灸類技術 | 麥粒灸技術、隔物灸技術、懸灸技術、三伏天灸技術、天灸技術、溫針灸技術、熱敏灸技術、雷火灸技術 |
3.刮痧類技術 | 刮痧技術、撮痧技術、放痧技術 |
4.拔罐類技術 | 拔罐(留罐、閃罐、走罐)技術、藥罐技術、針罐技術、刺絡拔罐技術、刮痧拔罐技術 |
5.中醫微創類技術 | 針刀技術、帶刃針技術、水針刀技術、鉤針技術、刃針技術、長圓針技術、撥針技術、鈹針技術 |
6.推拿類技術 | 皮部經筋推拿技術、臟腑推拿技術、關節運動推拿技術、關節調整推拿技術、經穴推拿技術、導引技術、小兒推拿技術、器物輔助推拿技術、耳鼻喉擒拿技術、膏摩技術 |
7.敷熨熏浴類技術 | 穴位敷貼技術、中藥熱熨敷技術、中藥冷敷技術、中藥濕敷技術、中藥熏蒸技術、中藥泡洗技術、中藥淋洗技術 |
8.骨傷類技術 | 理筋技術、脫位整復技術、骨折整復技術、夾板固定技術、石膏固定技術、骨外固定支架技術、牽引技術、練功康復技術 |
9.肛腸類技術 | 掛線技術、枯痔技術、痔結扎技術、中藥灌腸技術、注射固脫技術 |
10.其他類技術 | 砭石治療技術、蜂針治療技術、中藥點蝕技術、經穴電療技術、經穴超聲治療技術、經穴磁療技術、經穴光療技術、揉抓排乳技術、火針洞式引流技術、臍療技術、藥線(捻)引流技術、烙法技術、啄法技術、割治技術
|